为引领大学继承、发扬井冈山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建党97周年之际,我校“井冈之光”基地校史馆设计实践团队于8月13—8月18日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据悉,自2014年起,我校实践团队已连续5年参加该专项活动,并多次获得优秀课题、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今年,团队成员赠与基地学院董昇老师亲自书写 “井冈之光”书法,象征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课题的圆满完成。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负众望,在井冈山的实践中圆满完成实践考察任务,更好的传承了井冈山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青年学子在路上——在实践前期基地的学习中,“革命后代讲家风”课堂上,革命后代用其真挚的感情娓娓道来了父辈们的动人故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要思考信仰的价值、坚信家风的力量;而后怀着沉重的心情,同学们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为井冈英烈祭奠,并向革命先烈们敬献花圈,鞠躬致敬。战士们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学员,青松翠柏下的陵园显得无比庄严而肃穆,我们深重悼念,缅怀革命烈士;晚饭后的红歌课程中,基地老师带领学员激情高唱红色革命歌曲,传承坚定信念、严明纪律、艰苦奋斗等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虽任重而道远,但作为当代大学生定将脚踏实地,将所学所思付于实践,走好发扬革命精神的道路。
重走红军路,身心力行“信仰的力量”——在体验红军日,伴着井冈山的炎炎烈日,队员们身着红军装,背着枪,沿着红军当年的足迹阔步前进,体验红军生活。通过团结协作和合理分工,最终青岛理工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完成所有任务并顺利到达目的地,同时,也把不惧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铭记于心;在老乡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家中和乡亲们一起生火做饭,深深地感受到井冈山时期生活条件的艰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那一特殊时期发挥的巨大作用;实践团队成员还参观了位于茅坪村谢氏慎公祠后面的八角楼。就是在这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经典著作,为在当时茫茫黑夜里的中国照亮了革命胜利的道路。体验红军征程路虽然已经走完,但践行井冈山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行动才刚刚启程,青年学子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定将思想落实行动,利用所学所得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祖国。
深入基地内部,实地走访调研——在后期对基地的调研中,团队深入基地,对基地内部工作人员和基地内建筑内部空间利用进行采访调查。工作人员表示校史馆设计目前处于概念设计阶段,但希望在设计时多利用共青团等元素来营造红色氛围,这次红色教育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在这次实践中有所收获。调研过程中,同学们利用照度计、测距仪、卷尺等仪器同时结合网上资料绘制了基地综合楼内部平面图,并在平面图上选择若干个标志点测量光的照度,以探究设计场馆的自然光照与场馆的内部功能使用的关系。团队成员多次召开方案讨论会,最终确定了调研方向为以节约空间,功能丰富为设计理念,对平面内部空间进行改造。
诉薪火颂歌,助力红色文化传扬——今年,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新增微博宣传、手绘、漫画内容,歌曲改编、歌曲MV等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来传播井冈精神。绘井冈情系红军路,团队成员用现代水彩画的形式重现井冈山的壮丽风光,着力表现出革命老区的当代生活韵味和气息;拍井冈记革命岁月,团队成员拍摄了一部题为《井冈岁月》的微电影,通过微电影细致深入的语言将井冈山红色文化故事讲给每一位青年人;唱井冈道动人故事,实践团队改编了一首歌曲《老男孩》井冈山版《井冈岁月》,对革命年代千千万万的大义决别致以我们最衷心的敬意;炫井冈秀壮美井冈、作为建筑学子,以朱毛胜利会师9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纪念为背景,结合专业特色制作出系列主题海报。青年学子们通过唱、绘、拍、炫井冈的形式,充分多样的展现了井冈山美丽壮阔的自然风光。
宣传助力实践,活动效果更上一层楼——实践团队组建新闻小组负责本次实践活动的新闻宣传,及时在学院、学校各大平台上刊发分享实践经验,通过投稿、采访等方式与各大社会媒体密切联系将我院实践情况在校外媒体上展现,扩大我校实践效果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校之间的交流。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中国山东网、团中央未来网、大众网、山东省教育厅、齐鲁晚报、青岛新闻网、半岛都市报、今日头条号等多家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暑期实践专项行动结业式上,我校实践团队负责人刘堰冬同学作为代表发言,表达了团队在井冈山的感动和收获。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红色征程道路虽然已经走完,但践行井冈山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行动才刚刚启程。在革命先烈的激励与引领下,我校学子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将思想落实行动,让信仰点亮人生,为祖国贡献力量!(撰稿:尚晓萌、冯琳哲;审核: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