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团史团情 >> 媒体关注 >> 正文

探索国企党建新模式 开创党建工作新格局

发布人:苏伟     发布日期:2020-11-20     点击次数:






带着科学理论下企业总结实践经验回课堂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城发集团签约现场。
▲青岛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团队。
■青岛理工大学与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签约现场。
■双方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国有企业是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最稳固的基石,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作为新时代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国有企业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有可为。
   近年来,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形成了“党建理论研究”“党建实践探索”“党建促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创新工作模式,不断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思想引领,有力打造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坚强阵地。在传统理论学习的同时,学院还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从去年开始更是有意识地走出校门,积极服务社会,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与青岛国企党建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共建“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一年多的时间,“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在深化党建理论与业务工作融合,全面开创党建工作新格局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城发投资集团:
“红色1+1”,开创国企党建新模式
   2019年10月22日,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揭牌成立“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发挥理论优势、人才优势与企业的实践探索、工作创新的深入结合,进一步推动城发投资集团实现 “提升基层党员的理论素养、提升党建研究理论水平、提升校企合作的创新融合”的工作目标。
助推党建工作协同创新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把党组织的独特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率。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4位教授、博士,分别与城发投资集团14个党支部牵手,获聘党支部的“红色1+1”导师。红色导师主动“送课”上门,下沉到企业生产一线,以“流动微党课”形式,为广大党员、干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创新理论、重大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和人才优势,引导国企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助力基层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红色1+1”导师行动是理论与实践、党务与业务、高校与国企相结合的模式创新。双方将优势互补,结对共建,产教融合,将高校优秀的党建理论知识、教育手段、工作方式方法融入党支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带着理论到基层,带着问题回课堂。”在城发集团与青岛理工大学的党建战略合作当中,红色导师们始终秉持这一基本理念,参与集团党建工作。疫情期间,环亚太商品交易中心党支部组织开展线上党课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博士朱莉为支部全体党员上了一堂题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精彩党课,为党员们讲述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他们看到了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中国格局和精神。8月7日,刘金德博士以“建筑工地感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为主题,在项目工地上为党员展开了讲述,从红船精神、延安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到抗洪、抗震、抗疫精神。以时代的呼唤、事业的需要和人民的企盼为主线,为党员们描绘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廊,并带动他们将学习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投身到项目建设的工作中来。
   一年多的时间里,城发投资集团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1+1”的联合共建新模式,使得理论知识与党建实践相融互促,达到“1+1>2”的效果。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建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表面化为深入化,变固化模式为创新性发展模式。2020年,城发投资集团环亚太商品交易中心党支部、瑞城启盛置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城发物业公司党支部荣获青岛西海岸新区 “最具活力基层党组织”称号。同时,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则将党建实践转化为党建科研新成果和学科新增长点,使自身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课题研究推动党建创新
   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国企党建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点工作,持续在提升中心人才队伍科研能力上发力,形成了“抓好党建促科研,抓好科研强队伍”的宝贵经验。
   课题研究是推动党建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借助中心理论、人才和宣传优势,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总结提炼城发投资集团党建工作经验,逐步提升集团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从规范化走向特色化,从特色化走向品牌化。实现国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双促进、双提高。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为学院教师深入开展国企党建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研究搭建高端平台。中心研究人员王菁华教授、李龙强教授、王玉喜博士已经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大众日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中心与城发投资集团联合申报的青岛市 “双百调研工程”课题《新时代国企党建“校企协同”模式创新研究》已获批立项。
青岛海湾化学:
党员示范+劳模带动,引领国企党建新发展
   今年6月9日,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与青岛理工大学党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举行。这是加入“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的第二家国企。
   根据协议,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在党务培训、党建实践创新、品牌创建等方面建立长效战略合作:围绕国企党建和主题教育,开展主题党课、理论讲座和党务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业务素质;采取 “一企一策”形式,派教授、博士定期赴企业基层支部,为企业全面打造规范化、标准化样板支部,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基层党建品牌;围绕国企党建相关命题,联合进行理论研究创新,推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党建经验的理论提升、宣传、推送,提升公司党建品牌的影响力;联合发起与国企党建相关的交流活动,送文化节目、文化作品到生产一线,丰富职工文化精神生活。
一企一策,夯实基层党建根基
   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始建于1947年,现有19个党支部,在岗职工1152人,党员272人。公司党委始终发挥好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搬迁发展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绿色化工、高端化工、美丽化工的发展之路,成为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企业。企业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公司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显作为”基本要求,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岗位一份奉献”的模范作用,海湾化学有限公司基层党组织致力于打造自身的党建品牌,充分体现党员示范岗的示范作用。2018年12月海湾化学有限公司成立 “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积极探索并践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公司内部营造严谨向上的工作氛围,提升海湾精气神。近年来先后培养了以宋光太、于作甜、位浩等为代表的劳模工匠,形成了多个创新团队,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获取奖项方面表现优良。青岛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海湾化学国企党建战队”与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在树典型、当表率上下功夫,协同推进海湾化学劳模工作室建设。在党建标志、党建宣传栏、党员活动室、党建长廊等方面力求建立起生动多样的党建平台,构筑起坚实有效的党建宣传阵地,使党建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党的声音能入脑入心,着力打造海湾化学自己的党建品牌。
   根据“一企一策”的基本工作方针,青岛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 “海湾化学国企党建战队”全体成员多次深入海湾化学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按照上级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基本要求,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在海湾化学有限公司既有党建基础上,修订并完善了《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党员积分标准》《青岛海湾化学先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党建党务资料汇编》等相关资料,为更好推进海湾化学基层党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得党建工作更加规范。
提升素养,协同推进校企党建
   青岛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与海湾化学党建共建以来,多次开展党员学习、党务工作干部培训等党的理论宣讲活动,提升了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中心教师成功申报关于海湾化学党建“三述”工作领域的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党建活动也与企业的立功竞赛、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等工作结合起来,将主题做出深度和特色,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工程建设和行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通过校企党建合作,革新了“党建+业务”工作新局面。以“党建+教学科研”模式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促进教学科研工作水平的提升,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并借助党建结对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素质,将党建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加入“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是海湾化学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青岛市委“三述”工作的重要内容。借助青岛理工大学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海湾化学党建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正推动在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企业党建品牌建设、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党建理论研究和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取得“五个突破”,以党建工作的新成果、新作为,以党建引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献礼建党100周年。
山东港口青岛港:
合作提升党建内涵老品牌焕发新光彩
   自2020年4月以来,围绕国企党建战略合作事宜,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与山东港口青岛港党群部进行了数次洽谈。双方一致认为,在新时代国企党建的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国企党建专业研究机构与国有企业在党建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双方计划商定,通过校企党建合作,实施党建“五个一”工程,即出版一部专著、完成一部调研报告、申报一项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申报一项市级及以上社科规划课题、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提升党建内涵,使青岛港党建老品牌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为此,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青岛港国企党建理论研究团队”。
以党建梳理“初心”源头
   找到青岛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初心”,才能更好在党建之路上行稳致远。
   通过全面查阅有关青岛港的档案和新闻报刊等资料,研究团队摸清了青岛港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在苦难中抗争、贫困中成长、改革中壮大、新时代腾飞的光辉历程。通过对档案、历史资料的梳理,研究团队搞清楚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组织在青岛港码头工人当中建立党组织、领导码头工人开展工人运动的艰辛过程,论证了青岛港在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第一个支部的具体时间和支部负责人的名字,梳理了青岛港码头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分别与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当局进行斗争的史实与过程。
   梳理清楚了青岛港党建的发展和突破的起始点后,研究团队与青岛港党群部商定,将拟定出版的专著书名定为 《百年青岛港的初心与使命》,系统介绍青岛港百年来的党建历程。
以理论提升党建内涵
   在撰写著作和调研报告的过程中,研究团队从新时代国企党建的高度和视角,重新梳理了青岛港在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历程。
   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层次,研究团队将青岛港的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提升,总结提炼出青岛港的党建具有自觉性、前瞻性和时代性特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岛港在国内企业集中搞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自觉强化党的建设,有前瞻性地将党的领导内嵌到集团-公司-队-班-车间“五级管理格局”。通过每年开展独具特色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树典型、学典型,推出了以许振超、孙波、皮进军、张连钢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人物,以典型人物引领企业党建文化品牌,以党建文化品牌促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系统研究青岛港的党建历史,研究团队证明了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能够发展生产力,党建创新也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深刻理论。
走出书斋,注重实践调研
   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并使项目能够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党群部、新闻中心、档案室以及基层生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研究团队本着“带着科学理论下企业,总结实践经验回课堂”的工作宗旨,带领在校的硕士研究生,走出校门,走出书斋,实地调研,全面考察青岛港党建开展现状。
   深入基层车间、深入广大党员和职工中间,研究团队探访企业离退休干部和相关专家,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把第一手资料和间接资料结合起来,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青岛港党建开展情况。为更好地深入企业基层实地调研,研究团队所在的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一支部与山东港口青岛港大港分公司装卸大队支部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通过校企基层支部党建共建,使研究团队更好地摸清了企业的基层支部党建情况,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最坚实的资料。
   新时代国企党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与青岛港在国企党建方面的战略合作,为那些有着光荣历史且已形成党建品牌的大型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实现企业党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子。这条路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校企协同创新促企业党建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双赢。本版供稿:
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


上一条:新华网:2020全国主流媒体走进青岛理工大学活动举行
下一条:探索国企党建新模式 开创党建工作新格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0 共青团青岛理工大学委员会  
市北校区地址:青岛市抚顺路11号 邮编:266033   |   嘉陵江路校区地址:青岛黄岛区嘉陵江路777号 邮编:266520 
临沂校区地址:临沂市费县县城东外环1号 邮编:2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