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引领 >> 理工骄傲 >> 正文

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纪晓鹏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3-03-15     点击次数:

人生因砺炼而升华,青春因奉献而闪光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

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

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

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每当听到这首《在路上》,强烈的共鸣汹涌而至,巨大的感动和求知的渴望温暖地将他包围,在求学的道路上他披荆斩棘,尝尽酸甜苦辣。不管前面的路有多长多远,他都将以奉献为帆,以科技作浆,载着自己的梦想在理想的人生航道上勇敢远航。

纪晓鹏,男,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他的自强不息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贫困中依然帮助他人的事迹被齐鲁晚报、城市信报、半岛都市报、半岛网、青岛理工大学校报和理工新闻网等广泛宣传,在校内外引起极大反响。

他是家境贫寒的独生子,却在2000多公里外有5个贫困但坚强的弟弟妹妹,大部分时间他都身兼数份兼职,每餐饭都要精打细算,但却毫不犹豫的从经济上给予“弟弟妹妹”们最大的帮助,不是亲情,甚似亲情;他热心公益,累计志愿服务时间800多个小时,现为青岛市骨干志愿者、青岛市三星级志愿者,他积极参加微尘公益活动,被青岛晚报评为公益之星等荣誉称号;他凝聚爱心,寻找各种机会向人们宣传公益,带动更多的人们传递力量,奉献社会,广西卫视《猜猜就是你》栏目也将其作为大学生公益明星录入节目;他潜心科技创新,拥有实用新型国家专利一项,设计制作的实物“绵核桃剥壳机”在山东省和青岛市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中均获一等奖,作为第一负责人设立的科研项目获得“第二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批准。这个朴实无华的“90大学生正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自强不息的青春赞歌。

一、贫困助学,穷且益坚,自强不息:课余打工赚钱为父母买药治病,默默资助青海五“弟妹”

他是一名农村的孩子,以务农为业的父亲在2006年发生车祸,将他们原本贫寒的家庭彻底拉入了崩溃的边缘,术后父亲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一直需要药物治疗。母亲由于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也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症,几年来,家中欠下了巨额外债。20109月,他接过亲戚朋友东拼西凑筹集的学费踏上求学之路,临行前朴素的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孩子,你尽管读书,在外要吃好,家里没事,别挂念你爹,也别心疼钱,妈拼了命也会供你念完的”。

他心中暗暗发誓再也不能给家里增加负担了,生活艰苦的他几乎干过所有的工作:推销手机卡、饭店端盘子、超市售货员、学校助教等等。多数时间他都同时打着几份工,每顿饭他都要好好计算一下如何吃才能最省钱,他说他最喜欢吃的饭是泡着方便面吃馒头。曾经为了剩两块钱的公交车费,晚上九点半下班后步行回宿舍,虽然很累,但是他很知足,他曾说:“再多赚点钱,给自己的父母买身棉衣,既要保暖的,还要好看。”3个寒假2个暑假,他没有在家里度过一个,他总是尽可能多的利用时间打工赚钱,为父母减少负担。入学以后,奖学金加上平日里辛苦兼职赚来的钱,他再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反而他经常用自己赚来的钱为父母买药。大二那年,当他发现班级里还有其他困难的同学需要助学金帮助的时候,他毅然的主动放弃了助学金的名额。

有一次他在超市里兼职,当看到一对农民工夫妻带着来城里探亲的孩子,在超市里逛了又逛,只买了一包最便宜的糖。这一情景让他想起了自己即使清贫但也要倾尽全力为孩子付出一切的父母,也想起了那些千千万万远离父母照顾的儿童,他决定要尽全力帮助几个留守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远在2000公里外青海省的5个“弟弟妹妹”,于是每个星期跟他们联系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哥哥,我们今天学习圆的东西,你会吗?”,“哥哥,我们这今天太阳真大”……或是学习上的问题,或是生活琐事,话题虽然简单,却是让他很温暖。现在他正在资助者其中的一个小弟弟,在得知那个小朋友学习成绩很好而家庭又无力承担他学费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每年拿出1200元钱来资助他,虽然这笔钱可能是他几个月不舍得吃兼职赚来的工资,虽然这笔钱对他来说可以为父亲母亲买一点好的药物。可是他现在还想再努力为那个小朋友增加一点,想让他的营养更好一点,想让他的每个冬天更暖和一点,因为他就是从贫困中走来的。

他用爱消融着那山水之间的阻隔,用行动浇灌着那一株株格桑花开,他们素昧平生,却建立了深厚的“青青情”:他在青岛,他们在青海,不是亲情,甚似亲情!他说,因为有这些懂事的弟弟妹妹们陪伴,前进的路上即使再苦却也幸福。

二、800多个小时公益活动,2000多个贫困生兼职岗位:他执着于社会公益,带动更多的人自尊自强自立,谱写一曲自强不息的赞歌

虽然家庭贫寒,他大学一入学就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是青岛市微尘爱心志愿者,坚持参加微尘义卖数十场,最后自己变成了义卖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去年一个夏天过去,他整个人都晒成了 “黑人”,却乐在其中,“只要活动继续开展,我就继续参加义卖。义卖不息,努力不止。”他说。目前他参与组织的微尘义卖筹集的“早报晚报·微尘爱心基金”已参加过捐助患病贫困儿童、给多户低保家庭送年货等多项大型公益救助活动。

    他担任“全国百佳社团”——青岛理工大学红十字志愿服务团团长。他秉持“拥博爱之心,行人道之举”的志愿服务理念,以“生命工程、救助工程、爱心工程、传播工程”为主线开展系列爱心奉献活动,如义务献血、“模拟家庭”活动、清晨义扫、爱心家教,爱心助残活动、手语培训班、急救培训班、预防艾滋病知识宣讲等活动,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校园和社会中发扬光大,被中央、省、市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是青岛市红十字会优秀红十字志愿者服务基地,“模拟家庭”被评为青岛市优秀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目前他已带领1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团队累计服务时长达2万多个小时,勤奋的努力让他获得了“青岛理工大学志愿服务标兵”荣誉称号。

在长期的志愿服务过程中,他提出的“高校红十字社团‘破专而专’---做专业型志愿服务者”获得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高度认可与支持。目前他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800多个小时,被青岛市红十字会授予“三星级志愿者”荣誉称号。他现在是青岛市的骨干志愿者,2012年夏天,他组织参加了2012年中国红十字会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活动及“调研山东”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半个月的实践活动中他认真的帮助那些留守小朋友,尽可能的教他们生活急救小常识、学习方法等。半个月的生活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也让他对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获得校级优秀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青岛市暑期红十字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大手牵小手,携爱一起走暑假社会实践队分别获得校级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队和2012年度青岛市高校红十字志愿服务优秀团队。2012年夏天,他又作为青岛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代表参加“2012年全国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与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香港、澳门的红十字青少年骨干和红十字会负责青少年工作的专职干部在项目执行、项目规划、项目发展、项目监管等方面接受了全面、专业的训练。

不辞劳苦,不避风险,不求回报,他对社会公益的热情也感染了身边的人,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班级一半多的同学积极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并获得青岛市一星级、二星级志愿者。

他一手成立了青岛理工大学阳光助学中心,践行着“自强以强人,自立以自人”的誓言,帮助学校贫困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难,在缓解学生经济困难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立自强自尊性格。努力为贫困生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园”。该中心为2000多名学生找到兼职教和家教工作,不但缓解了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到了校园内学不到的东西。他们的素质得到很大提高,涌现出一大批自强不息优秀的困难生模范。

10级辅导员张建军老师如此高度评价纪晓鹏:“纪晓鹏家贫志坚,自己用一个破旧的手机却课余打工赚钱,资助青海学生,热心公益,为同学们服务。课余时间几乎跑遍了整个青岛,为同学们争取了几百个兼职岗位和几十个提供家教的机会。不懈的努力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三、行者无疆:“创新”“学习”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纪晓鹏将这种在贫寒中历练的拼搏精神带到了学术研究中,大二暑假,他和创新小组其他成员积极的制作他们的科技创新产品——“绵核桃剥壳机”。晚上炎热的宿舍里,他长衣长裤,研究着满地的机器零件和画的装配图纸,在此期间每天的睡眠不足5个小时。凭借着浓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他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完成了绵核桃剥壳机从设计到制作等一系列工作。此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又认真的查阅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最终凭借其优秀的产品和规范的专利申请书,他成功的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他认为参加创新类大赛是开拓思维的最佳途径,他积极参加“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第七届西海岸大学生科技节专利产品设计竞赛”等创新大赛,并多次荣获一等奖。同时他申请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获得教育部批准。

在创新科技产品的同时,他将产品研发与现实应用相结合,并且在研究中不断地改进产品。目前他的专利产品“绵核桃剥壳机”已发展到第三代产品,产品引起了“济南天择食品有限公司”的极大兴趣,预计投入生产,每年将带来数十万元的收入。

作为学术部部部长,他始终坚持“真诚服务同学、推进学生工作”的理念,积极鼓励同学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本学年学院有68个本科生课题成功申报校级科研课题,组织挑战杯大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12场竞赛200余人参加,共计60余人次获得过国家级、省级等奖项,提高了同学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浓厚了学院科技创新的氛围。

他现在担任班长职务。他知道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他学习成绩优异,两年来连续获得青岛理工大学思想品德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并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二十多项表彰和奖励。

回首过去,一路走来,有前进的挫折,有成功的喜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希望能秉持“百折不饶、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用自信与勇敢追求梦想、用智慧和激情成就梦想!


上一条:2013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张炳庆
下一条: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黄居鑫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0 共青团青岛理工大学委员会  
市北校区地址:青岛市抚顺路11号 邮编:266033   |   嘉陵江路校区地址:青岛黄岛区嘉陵江路777号 邮编:266520 
临沂校区地址:临沂市费县县城东外环1号 邮编:273400